事必躬亲
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含义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出处《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典故出处
《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近义词
身体力行、一本正经
反义词
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英文翻译
attend to everything personal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成语举例: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亲,不能读作“qìnɡ”。
成语辨形:躬,不能写作“公”。
成语辨析:见“身体力行”。
成语谜面:奉孝莫辞劳
详细解释
- 事必躬亲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事”指的是事情,指的是要做的事情;“必”表示一定,不可避免;“躬”表示亲自,自己亲身去做;“亲”表示亲自,自己亲身去做。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亲自去做事情,不委托他人。
使用场景
- 事必躬亲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务非常认真,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亲自去做,不轻易委托给他人。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自己的事情非常负责,不推卸责任。
故事起源
- 事必躬亲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襄公的国君,他非常重视国家的事务,每天都亲自处理政务,不委托给他人。因此,他的国家变得非常繁荣富强。这个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告诉人们应该亲自去做事情,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人。
成语结构
- 事必躬亲的结构是“事”+“必”+“躬”+“亲”。
例句
- 1. 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总是事必躬亲,亲自去解决问题。2. 她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事必躬亲,从不推卸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亲自去做事情,而不是委托给他人。可以将“事”与“必”联想为“一定要”,将“躬”与“亲”联想为“亲自”。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努力、负责有关的成语,如“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事必躬亲,亲自动手做作业,这样才能学得更好。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事必躬亲,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一直坚持事必躬亲,亲自去做习题,这样才能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