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志屈道
拼音cuī zhì qū dào
含义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出处
词语
摧志屈道
拼音
cuī zhì qū dào
解释
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释义
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出处
《宋书·隐逸传论》:“夫独往之人,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节操
详细解释
- 摧志屈道是指用强力或欺压的手段,打击摧毁他人的意志,迫使其屈服于自己的意愿。这个成语形容人以强权压制他人,不顾道义和正义,迫使别人违背本心,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强势者用不正当的手段,迫使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顾道义和正义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孟尝君欲征伐鲁国,派人告诉鲁国国君:“如果你们不向齐国投降,就会摧毁你们的志向,强行迫使你们屈服。”后来,鲁国果然屈服于齐国的压力,接受了齐国的统治。从此以后,人们用“摧志屈道”来形容强势者用强力迫使他人屈服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摧志屈道由“摧志”和“屈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摧”表示摧毁,打击;“志”表示意志,抱负;“屈”表示屈服;“道”表示原则,道义。
例句
- 1. 这个领导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摧志屈道,让其他人都无法发展。2. 我们不能被别人的摧志屈道所吓倒,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摧志屈道”拆分为“摧志”和“屈道”两部分记忆,然后根据含义来理解记忆。摧志表示摧毁他人的意志,屈道表示迫使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强人所难”、“欺人太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摧志屈道,抢走了我的玩具。2. 小学生:老师不应该摧志屈道,要尊重学生的想法。3. 中学生:班长利用职权摧志屈道,让其他同学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4. 大学生:政府不能通过摧志屈道的手段,限制人民的自由。5. 成人: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摧志屈道,让员工无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