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莩遍野
拼音è piǎo biàn yě
含义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近义词
饿殍遍野
英文翻译
be strewn with bodies of the starved everywhe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举例: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饥饿死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饿莩遍野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莩”指野草,而“遍野”指到处都是。这个成语形容饥饿的程度极深,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意味着饥荒严重,人们饿得几乎无处可逃。
使用场景
- 饿莩遍野常用于形容饥荒、灾难等情况下的极端饥饿场景。也可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的贫困、困苦等。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当时齐国发生了饥荒,人们饥饿到了极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甚至连野草也被吃光了。这个故事中的情景被形容为“饿莩遍野”,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饿莩遍野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饿”、“莩”、“遍”和“野”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那个地方曾经发生过饿莩遍野的情况,现在已经变得繁荣富裕了。2. 在那个时代,饿莩遍野的景象让人心生恐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草原上到处都是饿死的人,而野草也已经被吃光了,形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景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饥荒情况,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饿莩遍野的时候,人们都没有东西吃了。
2. 初中生
- 我们在历史课上学到了饿莩遍野这个成语,它形容了古代饥荒的惨状。3. 高中生:在那个时代,饿莩遍野的景象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4. 大学生
- 通过了解饿莩遍野这个成语的含义,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