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唇贩舌
拼音gāo chún fàn shé
含义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出处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典故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近义词
膏唇拭舌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成语举例:弟焉得膏唇贩舌,媚死及生,周旋其刻薄之心乎?★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膏唇贩舌是由“膏唇”和“贩舌”两个成语组成。膏唇指的是滋润嘴唇,善于辩论;贩舌指的是说话巧妙,能言善辩。膏唇贩舌的意思是形容人口才出众,能够用巧妙的辞藻和辩论技巧来说服他人。
使用场景
- 膏唇贩舌常用于形容那些善于辩论、口才出众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律师、演讲家等善于辩论的人。
故事起源
- 膏唇贩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公输般的人,他的嘴唇非常滋润,能够说服他人。他曾经在一次辩论中,用巧妙的辞藻和辩论技巧,成功地说服了对方。从此,人们就用“膏唇贩舌”来形容那些善于辩论、口才出众的人。
成语结构
- 膏唇贩舌是由两个成语组成,分别是“膏唇”和“贩舌”。
例句
- 1. 他的口才出众,膏唇贩舌,能够说服任何人。2. 这位演讲家以其膏唇贩舌的辞藻和辩论技巧,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膏唇贩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嘴唇涂满了膏,他用滋润的嘴唇说话,巧妙地辩论,贩卖着自己的言辞。
延伸学习
- 如果对膏唇贩舌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口才技巧,提升自己的辩论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口才真好,膏唇贩舌,每次都能说服我们班的同学。2. 初中生:他在辩论赛上展现出了膏唇贩舌的能力,以巧妙的辞藻说服了评委和观众。3. 高中生:这位政治家以其膏唇贩舌的辞藻和辩论技巧,成功地说服了选民,赢得了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