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人鼻息
拼音yǎng rén bí xī
含义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典故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近义词
寄人篱下、傍人门户、身不由己
反义词
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英文翻译
be slavishly dependent <act on the orders of; depend on somebody's whims and pleasures; live at somebody's merc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成语举例: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陈毅《水调歌头 四游良口》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息,不能读作“xì”。
成语辨形:仰,不能写作“养”或“抑”。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很多郡县纷纷响应,冀州牧韩馥看到袁绍的强大十分不安,就克扣他的军粮。袁绍派公孙瓒发兵威胁冀州,派高干去游说韩馥。韩馥不听谋士的意见,就把冀州让给这个仰他鼻息的袁绍,最终被逼自杀。
详细解释
- 成语“仰人鼻息”由三个词组成。其中,“仰”表示向上看,表示尊重和崇拜;“人”表示人物;“鼻息”表示呼吸。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产生敬畏和忌惮之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对另一个人或团体非常敬畏或钦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员工对领导的敬佩,或普通人对某位名人的崇拜。
故事起源
- 关于“仰人鼻息”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是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理解。人们常常仰望天空,向上看时,会感受到他人的呼吸,这种感受可能会引发一种崇拜或敬畏之情。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学生们对这位老师非常仰人鼻息,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赏。2. 这个团队的成员对领导的能力和魅力仰人鼻息,每个人都非常愿意跟随他的领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仰人鼻息”与仰望天空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仰望一个崇拜的人物,并感受到对方的呼吸。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敬而远之”、“敬畏如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班主任仰人鼻息,她是我最喜欢的老师。2. 初中生:我们对学校的校长仰人鼻息,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 高中生:我对这位数学老师仰人鼻息,他教得非常好,我很佩服他的才华。4. 大学生:我对我的导师仰人鼻息,他是我的学术偶像,我希望能够成为他这样的人。以上是关于成语“仰人鼻息”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学习成语时,记得多多练习使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