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社鼠城狐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èshǔchéng

社鼠城狐

拼音shè shǔ chéng hú

含义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典故出处

  •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近义词

  • 城狐社鼠

英文翻译

  • officials who take advantage of others power to bully peopl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成语举例:清·洪昇《长生殿》:“不堤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社鼠指的是田鼠,城狐指的是狐狸。社鼠常常生活在社群中,它们会互相追随,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而城狐则善于隐蔽和伪装,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逐和附和别人。因此,社鼠城狐形容那些为了追随别人或为了个人利益而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盲目追随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随波逐流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一书中的《鼠捕》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城里的狐狸伪装成农村的田鼠,想要引诱田鼠出来捕食。田鼠被狐狸的伪装所迷惑,跟着它走进了城市,最终被狐狸捕食。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社鼠城狐的含义。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社鼠”、“城狐”。

例句

  • 1. 他总是社鼠城狐,没有自己的主见。2. 这个政党的成员都是社鼠城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社鼠城狐”联想成一个社区里的小老鼠追随着一只狐狸,一起进入城市。这个图像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随波逐流”、“唯唯诺诺”等,来扩展对于盲目追随和缺乏独立思考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社鼠城狐,总是跟着别人做事。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一个社鼠城狐,我要有自己的主见。3. 高中生:那个政治家一直被批评为社鼠城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拆字解意

社鼠城狐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