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顾曲
拼音zhōu láng gù qǔ
含义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成语举例: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清 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懂音乐的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周郎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顾曲是指顾忌琐碎的事情。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在处理事情时过于拘泥小节,而忽视了整体和重要的方面。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因为过于关注细枝末节而忽视大局或重点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过于追求细节而忽视整体目标的人,或者形容生活中过于琐碎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担任蜀国丞相期间,曾经领导蜀军出征东吴,与东吴军队对峙。蜀军的将士因为长时间没有战斗,开始松懈,有些士兵甚至开始扎染头发。诸葛亮看到后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斩掉了扎染头发的士兵,并说:“周郎之见,顾曲自若。”意思是指周瑜之见,只顾忌于头发的颜色,而不顾及大局。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申为成语“周郎顾曲”。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周郎顾曲,不重视整体规划。2. 她对于生活中的琐事非常执着,总是周郎顾曲。
记忆技巧
- 可以用“周董顾曲”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成语中的“郎”变为“董”,与周杰伦的名字相连。周杰伦是一个有才华的音乐人,但他的一些歌曲因为太过复杂而被认为过于追求细节,忽视了整体的感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成语,例如“不见棺材不掉泪”、“亡羊补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画画时总是周郎顾曲,只关注细节而忘记整体的效果。2. 初中生:她在写作文时总是周郎顾曲,只关注字数而忘记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3. 高中生:他在准备考试时总是周郎顾曲,只关注一些细小的知识点,而忽略了整体的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