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砻浸灌
拼音mó lóng jìn guàn
含义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出处唐·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志铭》:“君时任戴冠,通《诗》《书》,与群日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
典故出处
唐·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志铭》:“君时任戴冠,通《诗》《书》,与群日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成语举例:清·钱陆灿《周亮工墓志铭》:“子自此日月甚闲,用东西两圣人之教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不亦乐乎?”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磨砻浸灌是一个由三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的成语。磨,指不断磨砺、磨炼;砻,指深入、彻底;浸灌,指灌输、教育。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磨砺和深入灌输的教育或熏陶,使人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教育的过程,特别是指长时间的、全面的教育。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学校接受全面教育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和历练提升自己的过程。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常见。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交经历,经过磨砺浸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2. 这个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磨砺浸灌,让学生全面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石头被反复磨砺,然后被水浸泡,最终变得光滑而坚固。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教育和培养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开卷有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过磨砺浸灌,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优秀。2. 初中生:通过磨砺浸灌,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有能力面对困难。3. 高中生:在高中的三年里,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磨砺浸灌,让我们在学业和品德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