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旗息鼓
拼音pū qí xī gǔ
含义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出处《新唐书·南蛮传》:“会蛮踵来,还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典故出处
《新唐书·南蛮传》:“会蛮踵来,还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近义词
偃旗息鼓、掩旗息鼓
反义词
大张旗鼓
英文翻译
cover the flag and stop beating the dru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仆旗息鼓”源自《左传·哀公十九年》。在战争中,旗帜和鼓声都是重要的指挥信号,当敌方的旗帜落下,鼓声停止时,表示敌方已经溃败,无法再进行抵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争中敌方全军覆没的情景,也可比喻事情彻底失败,无法挽回的局面。
故事起源
- 据《左传·哀公十九年》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哀公率军攻打晋国。在战争中,晋军主帅韩宣子率领的军队被齐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韩宣子被俘。当齐军的旗帜落下,鼓声停止时,表示晋军已经溃败,无法再进行抵抗。
成语结构
- 主谓短语
例句
- 1. 在这场战争中,敌军仆旗息鼓,最终被我军击溃。2. 这个项目已经失败了,可以说是仆旗息鼓,再也无法挽回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分解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仆旗"可以联想到旗帜落下,表示失败;其次,"息鼓"可以联想到鼓声停止,也表示失败。通过这两个部分的记忆,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例如"大败亏输"、"溃不成军"等,可以帮助提升对战争和失败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中,敌人的旗帜落下,鼓声停止,表示他们已经失败了。2. 初中生:这个团队的计划失败了,可以说是仆旗息鼓,再也无法挽回了。3. 高中生:在这场比赛中,对方队伍的攻势被我们彻底击溃,他们的旗帜落下,鼓声停止,可以说是仆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