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投意合
拼音qíng tóu yì hé
含义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典故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近义词
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反义词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英文翻译
be pleased with each oth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成语举例:我们相聚既久,情投意合,岂不知远别为悲?(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合,不能写作“和”。
成语辨析: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都含有“意见一致;很合得来”的意思。但情投意合偏重在“情”;可表示相互之间有了感情;感情很融洽;“志同道合”偏重在“志”和“道”;常表示思想观点一致;志趣相同。
成语谜面:恋人
成语故事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为逃避战火来到江南桃花坞,很多崇拜她的文人前来拜访她。有一年她用红梅花粘出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杏花村秀才明白其意,第二年用杏花粘上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从此两人情投意合地生活。
详细解释
- 情投意合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情指感情,投指投合,意指意愿,合指一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两个人在感情和意愿上完全一致,彼此非常投合。这种投合不仅仅是在思想上的一致,还包括在行动上的默契和配合。
使用场景
- 情投意合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上非常合拍,彼此默契配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意愿一致,朋友之间的默契配合,或者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古代齐国的襄公曾经派遣大夫子产去周朝拜访商朝的国君,希望能够与商朝建立联盟。子产去商朝后,与商朝的国君商纣王非常投合,彼此意见一致,最终达成了联盟的目标。后来,人们就用“情投意合”来形容两个人在感情和意愿上的完全一致。
成语结构
- 情投意合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都很明确,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在思想上情投意合,工作效率非常高。2. 他们夫妻之间情投意合,相互支持,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3. 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情投意合,协作默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手牵手,彼此心心相印,完全一致的走在一起,形成了情投意合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感和合作相关的成语,例如“志同道合”、“和衷共济”等,以扩大词汇量并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在一起玩时,我们的想法总是情投意合的。2. 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一起完成,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情投意合。3. 高中生:我们班级组织的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因为我们情投意合,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