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昌歜羊枣在词典中的解释
chāngzànyángzǎo

昌歜羊枣

拼音chāng zàn yáng zǎo

含义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典故出处

  •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近义词

  • 羊枣昌歜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成语举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三子皆鸿生硕彦,目无古今,乃昌歜羊枣,异代同心,何哉?”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个人所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昌歜羊枣出自《晋书·桓温传》:“温之座右有昌歜羊枣,以示骄奢。”昌歜是指容貌庄重,羊枣是指美味可口。成语昌歜羊枣形容人的举止庄重美好,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言谈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外表美观,内在品质良好。

故事起源

  • 据说,昌歜羊枣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晋代桓温传。桓温是晋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非常讲究仪表和礼仪。据传说,桓温座右铭上摆放着一盘昌歜羊枣,用来提醒自己要保持庄重和端庄的形象。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一个形容人的仪表庄重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昌歜羊枣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昌歜是形容词,羊枣是名词。

例句

  • 1. 他的仪表昌歜羊枣,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昌歜羊枣,让人看了非常舒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昌歜羊枣比喻成一幅庄重美丽的画作,通过想象这幅画作的仪表端庄,色彩搭配美好,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晋代桓温的历史背景和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贡献,以及其他形容人仪表的成语,如庄重如山、仪表堂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仪表昌歜羊枣,老师总是夸他。初中生:她的穿着整齐干净,仪表昌歜羊枣。高中生:他的演讲仪表昌歜羊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生:他的举止得体,言谈得体,仪表昌歜羊枣,是个很有素质的人。

拆字解意

昌歜羊枣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