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待时
拼音kè bù dài shí
含义谓时间紧迫。
出处《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时遭大祸,叫我三人那里奔。”
典故出处
《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时遭大祸,叫我三人那里奔。”
近义词
刻不容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谓时间紧迫。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刻,指时间的一刹那;不待,即不等待。刻不待时形容时间紧迫,要立即行动,不能拖延。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时间紧迫,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孟子·离娄上》:“孟子行,见有兔走。曰:‘兔,止;虎来,不及也。’人曰:‘虎未至,兔何止?’曰:‘吾知止而已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不能再犹豫和拖延,要抓住机会,刻不待时。
成语结构
- 主语+刻不待时
例句
- 1. 考试就要开始了,大家刻不待时地开始复习。2. 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刻不待时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刻不待时”拆分成“刻”、“不待”和“时”三个部分记忆。刻意抓住时间的一瞬间,不等待,立即行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时间、行动相关的成语,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刻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刻不待时地完成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分钟。2. 初中生:考试即将到来,我们要刻不待时地开始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的时间紧迫,我们要刻不待时地备战,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找工作的竞争激烈,我们要刻不待时地投递简历,争取尽早找到好的工作机会。5. 成年人: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刻不待时地解决,不要拖延,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