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
拼音bó dà jīng shēn
含义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典故出处
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近义词
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英文翻译
have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成语举例: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思想与知识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成语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详细解释
- 博大精深表示某个领域的知识或事物非常广博、深厚,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学问、技艺、经验等方面的深厚和广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事物或理论非常复杂、深奥。
故事起源
- 《论语·子路》中有一则故事,孔子对子路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意思是说,学习要广泛而深入,要审问问题,要慎思明辨,要坚定地去行动。这段话中的“博学”和“精深”成了后来形容知识渊博和深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请教。2. 这个理论非常博大精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全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博大精深”与广阔的大海和深邃的深渊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出知识渊博、深奥难测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知识和学问相关的成语,如博学多才、渊博如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知识真是博大精深,每天都能教我们很多新的东西。2. 初中生:这本书的内容博大精深,需要仔细阅读才能真正理解。3. 高中生:学习历史真的很有挑战性,其中的知识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掌握。4. 大学生:大学的课程很有深度,老师们的知识博大精深,让我们受益匪浅。5. 成人学习者:对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变得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