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黼黻
拼音huǒ lóng fǔ fú
含义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出处《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典故出处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成语举例: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火龙黼黻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火龙”、“黼”、“黻”三个词组成。火龙指的是华美的龙袍,黼和黻分别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朝服和礼服。这个成语形容人们穿着华丽、盛装齐整,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衣着非常漂亮、庄重。
使用场景
- 火龙黼黻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重要场合穿着华丽、盛装的样子。可以用于描述婚礼、庆典、晚宴等正式场合中,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重要场合表现出的庄重和端庄。
故事起源
- 据传,火龙黼黻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车辖》中的一句诗:“车辖黼黻,骖蹇其蹇。”其中的“车辖黼黻”形容的是古代贵族驾驶的马车。后来,这个词组逐渐引申为形容人们盛装的样子。
成语结构
- 火龙黼黻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在婚礼上穿着火龙黼黻的汉服,显得非常庄重。2. 她参加晚宴时穿着一袭火龙黼黻的长裙,引来了众人的赞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火龙黼黻”的形象记忆为一条华丽的龙,身上盛装齐整,穿着华丽的朝服和礼服。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衣着华丽的成语,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在舞会上穿着火龙黼黻的裙子,像仙女一样美丽。2. 初中生:他参加毕业典礼时穿着火龙黼黻的西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在新年晚会上,她穿着火龙黼黻的礼服,光彩照人,成为当晚的焦点。4. 大学生及以上:他在颁奖典礼上穿着火龙黼黻的礼服,彰显了他的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