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贿狼藉
拼音zāng huì láng jí
含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出处《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典故出处
《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近义词
赃贿狼籍、赃秽狼藉、赃私狼藉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成语举例:……崔湜、……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赃贿狼藉形容社会上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的现象严重,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揭示了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使用场景
- 赃贿狼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社会上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的现象严重,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政治讨论等场景。
故事起源
- 赃贿狼藉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据说,古代有一个官员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人们为了揭露他的贪污行为,就用“赃贿狼藉”来形容他的所作所为。
成语结构
- 赃贿狼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赃贿”和“狼藉”两个词组成。其中,“赃贿”指贪污受贿,“狼藉”指混乱、无序。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贪污现象严重,社会已经变得赃贿狼藉。2. 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片赃贿狼藉,需要进行整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拆分成“赃贿”和“狼藉”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然后再将两个部分合并起来,形成整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贪污受贿”、“社会秩序”、“腐败现象”等,以增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个城市的垃圾桶被人破坏得赃贿狼藉。初中生:我们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防止社会变得赃贿狼藉。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打击贪污腐败,避免社会陷入赃贿狼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