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可掬
拼音xiào róng kě jū
含义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近义词
眉开眼笑、喜形于色
反义词
愁眉苦脸、咬牙切齿
英文翻译
be all smil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成语举例: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笑容可掬。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掬,不能读作“jú”。
成语辨形:掬,不能写作“鞠”。
成语辨析:笑容可掬和“喜形于色”;都有“脸上流露喜悦”的意思;但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可能表里如一;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喜形于色”是发自内心的表露在脸上的喜悦;是表里如一的。
成语谜面:菊脸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急忙赶回解围。
详细解释
- 笑容可掬形容一个人的笑容非常迷人,让人感到愉悦和亲切。这个成语强调了笑容的美好和可爱,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感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笑容,可以用在夸奖、赞美、欣赏等场合。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笑容可掬时,可以说:“她的笑容真是笑容可掬,让人看了心情都变好了。”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李膺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李膺是东汉末年的官员,他因为不愿意投降外族而被囚禁。在狱中,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经常面带笑容。有一天,他的儿子来看望他,看到他父亲面带笑容,便说:“父亲身处囹圄,却能如此笑容可掬,真是了不起!”后来,人们就用“笑容可掬”来形容人的笑容美好可爱。
成语结构
- 笑容可掬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笑容”、“可”和“掬”。其中,“笑容”表示笑脸,可用来形容人的笑容;“可”是一个副词,表示可爱、美好的意思;“掬”表示拿、取。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拿起一个美好的笑容,形容一个人的笑容美好可爱。
例句
- 1. 她的笑容真是笑容可掬,看了让人觉得心情都变好了。2. 孩子们看到糖果,笑容可掬地朝着糖果跑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笑容可掬”与美好的笑容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面带着迷人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笑容相关的成语,如“笑逐颜开”、“笑容满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给老师画了一幅漂亮的画,老师看了笑容可掬。2. 初中生:她在台上演讲时,笑容可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他的笑容可掬,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不愧是我们班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