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塞责
拼音fū yǎn sè zé
含义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典故出处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近义词
敷衍了事
反义词
尽心竭力
英文翻译
lie down on the job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成语举例: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不认真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āi”或“sài”。
成语辨形:塞,不能写作“寨”。
成语辨析:见“敷衍了事”。
详细解释
- 敷衍塞责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人在做事情时不认真负责,只是草率地应付了事情,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行为通常是出于懒惰、漫不经心或者不负责任的态度。敷衍塞责的人常常只是表面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者达到预期的效果。
使用场景
- 敷衍塞责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工作、学习、服务等。比如,一个员工只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了任务,没有仔细检查,导致出现了错误;一个学生只是随便写了一篇作文,没有认真思考和努力提高;一个服务人员只是敷衍地应付客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都可以用敷衍塞责来形容。
故事起源
- 敷衍塞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官员得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他却不愿意认真去完成。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农民来帮他完成任务,但农民并不懂得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官员就敷衍地告诉农民一些简单的方法,让他去做。结果,农民只是按照官员的指示草率地完成了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人敷衍塞责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敷衍塞责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敷衍和塞责。敷衍的意思是草率地应付,不认真对待;塞责的意思是推卸责任,不负责任。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敷衍塞责这个成语。
例句
- 1. 他对工作总是敷衍塞责,从来不认真对待。2. 这个服务员只是敷衍地应付我们,根本没有解决问题。3. 老板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很严格,不能敷衍塞责。
记忆技巧
- 要记住敷衍塞责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认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记忆。2. 创造联想,比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工作中敷衍塞责的场景,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加深记忆。3. 多次重复记忆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写作、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敷衍塞责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敷衍了事”、“草率从事”、“推卸责任”等。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敷衍塞责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敷衍塞责地完成作业,没有认真做。2. 初中生:她对学习不认真,只是敷衍塞责地应付考试。3. 高中生:他对大学申请只是敷衍塞责,没有认真准备。4. 大学生:这个同学对团队项目只是敷衍塞责,没有真正投入精力。5. 成年人:这个服务员只是敷衍塞责地应付顾客,没有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