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而不实
拼音fú ér bù shí
含义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
典故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
近义词
华而不实
反义词
脚踏实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成语举例:他办事总是浮而不实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析:浮而不实与“华而不实”有别:浮而不实是形容人的态度浮躁;做事情不深入;“华而不实”是追求表面效果或只讲表面华丽煊赫而不求实效。
详细解释
- 浮而不实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浮指浮躁、轻浮,不实指不真实、没有实质。这个成语形容人们的言行空洞、虚浮,没有实质内容或道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行动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虚有其表的事物。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艺文志》。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李斯的官员,他以辞章文采出众而著名。有一次,他被派去辅佐刘邦,结果却因为言辞虚浮、没有实际行动而被刘邦所厌恶。刘邦对李斯说:“你的言辞虽然华丽,但缺乏实质内容,太浮躁了。”从此,李斯成为了浮而不实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Subject + 浮而不实
例句
- 1. 他的承诺总是浮而不实,从来没有兑现过。2. 这个项目的计划看起来很宏伟,但实际上浮而不实,没有可行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浮而不实的“浮”字理解为“浮躁、轻浮”,将“不实”理解为“没有实质内容或道理”。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水面上漂浮,但实际上是空洞的,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浮、空洞相关的成语,如“空洞无物”、“言过其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是浮而不实的,我不相信他会做到。2. 初中生:那个政治家的演讲很浮而不实,没有实质内容。3. 高中生:这个商家的广告夸大其词,完全浮而不实。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是浮而不实的,没有经过严谨的实验证明。5. 成年人:政客的竞选承诺往往是浮而不实的,很少能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