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柢
拼音guī gēn jiū dǐ
含义追究底细。
出处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典故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近义词
归根结柢、归根结底、归根结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追究底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分句;指归结到根本上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归根究柢是指深入追求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个成语强调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
使用场景
- 归根究柢常用于描述解决问题时需要深入思考和分析的情境。例如,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应付表面问题。
故事起源
- 归根究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故事讲述了孟子与公孙丑的一次对话。当孟子询问公孙丑对于治理国家的方法时,公孙丑回答说:“归根究柢,何以有庙堂之臣?”这句话意味着要想治理国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
- 归根究柢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归根”、“究”和“柢”。其中,“归根”表示回归根本,找到问题的根源,“究”表示深入追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柢”表示最终的结论或结果。
例句
- 1. 他非常善于归根究柢,总能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2. 在解决这个难题时,我们需要归根究柢,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归根究柢”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归根”表示回归根本。然后,记住“究”表示深入追究。最后,记住“柢”表示最终的结论或结果。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归根究柢相关的成语,例如“追根溯源”、“寻根究底”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得了低分,老师告诉他要归根究柢地找出自己的错误。初中生:为了解决学校食堂菜品质量问题,学生会决定归根究柢地调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高中生:在写作文时,归根究柢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要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大学生:在科研项目中,要归根究柢地研究问题,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