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膏吸髓
拼音qiāo gāo xī suǐ
含义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典故出处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近义词
敲骨吸髓、敲骨剥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敲膏,指敲击骨髓以取出其中的髓质;吸髓,指吸取骨髓的精华。成语“敲膏吸髓”比喻通过刻苦钻研、深入学习,吸取知识的精华,使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习非常刻苦,深入钻研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学习上付出巨大努力,不断吸收知识的精华。
故事起源
- 成语“敲膏吸髓”最早出自《庄子·秋水》篇:“敲膏吸髓,岂不知夫木虫生于木,而执糠秕于涂之间乎?”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专注于学习的人,通过敲击骨髓、吸取髓质的比喻,来形容他刻苦钻研,吸取知识的精华。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每天都敲膏吸髓地学习。2. 这个学生在考试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敲膏吸髓地复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敲膏吸髓”与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生专注地敲击骨髓,吸取知识的精华,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印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秋水》篇,深入理解“敲膏吸髓”的含义,并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髓洁肤净”、“髓尽力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敲膏吸髓一样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2. 初中生: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愿意敲膏吸髓地学习。3. 高中生:高考就要到了,我必须每天都敲膏吸髓地复习。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敲膏吸髓地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