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推舟于陆在词典中的解释
tuīzhōu

推舟于陆

拼音tuī zhōu yú lù

含义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典故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近义词

  • 罔水行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举例:你这样做就等于是推舟于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行为失当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孔子从鲁国西行到卫国去游说推行先王的仁义之道。学生颜渊问鲁国太师金能否成功。师金说:“推行先王已用过早已废弃的仁义之道就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无用,他这样做就像把船推到陆地上希望代替车一样劳而无功。”。

详细解释

  • 推舟于陆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推舟指将船只推离水面,于陆表示船只被推上陆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船只无法继续航行或无路可走,比喻陷入困境或无法再继续发展。

使用场景

  • 推舟于陆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遭遇困境,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企业面临破产、个人陷入绝境、计划无法实施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推舟于陆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迫流亡,船只无法继续行驶,只能将船推上陆地,表示无路可走,陷入困境。后来,公子重耳经历了艰难困苦,最终恢复了晋国的统治,成为了晋文公。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介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事业因为资金链断裂,最终推舟于陆,无法继续经营。2. 这个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推舟于陆,无法如期完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推舟于陆与船只无法继续航行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船只被推上陆地,无法前进的画面,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船只、困境相关的成语,如“乘风破浪”、“孤舟独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船只在暴风雨中遇到大浪,最后推舟于陆,无法回到港口。初中生:他的创业梦想因为资金问题,最后推舟于陆,无法继续经营下去。高中生:这个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推舟于陆,无法如期完成,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我们要坚持不懈,不要轻易推舟于陆,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拆字解意

推舟于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