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巧言利口在词典中的解释
qiǎoyánkǒu

巧言利口

拼音qiǎo yán lì kǒu

含义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典故出处

  •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近义词

  • 伶牙俐齿

反义词

  • 笨嘴拙舌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口才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巧言利口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善于使用巧妙的辞令,以欺骗、讨好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通常擅长说话,善于利用言辞的技巧和巧妙的辞令来迷惑他人,获得自己的利益。

使用场景

  • 巧言利口通常用于贬义的场景,用来形容那些善于以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来欺骗他人、获得自己利益的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和警示他人不要被巧妙的辞令所迷惑,要警惕那些只会说好听话而不具备实际行动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襄公因为害怕晋国的强大,派遣使者去晋国表达自己的敌意。使者回来后,他对襄公说:“晋国是一只大蛇,我们应该趁它还没有长大,早日割掉它的头。”襄公听后十分高兴,立即派人去晋国行刺。然而,晋国的君主聪明机智,他通过巧言利口的使者,成功地将行刺的责任推给了齐国。这个故事成为了巧言利口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巧言利口是由形容词“巧”和动词“言”以及名词“利口”组成的。

例句

  • 1. 他非常巧言利口,总是能说服别人做自己想要的事情。2. 这个销售人员巧言利口,让顾客相信他们买了最好的产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巧言利口这个成语与“巧妙的辞令”、“甜言蜜语”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和贬义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者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深入理解巧言利口的含义和贬义,并学会辨别和防范巧言利口的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巧言利口让老师相信他没有做错作业。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巧言利口,让我们给他做作业。3. 高中生:政客常常利用巧言利口来获得选民的支持。4. 大学生:她的巧言利口使得她在辩论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拆字解意

巧言利口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