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听命
拼音fǔ shǒu tīng mìng
含义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出处《旧五代史·杜重威传》第一百零九回:“召诸将会,告以降敌之间。诸将愕然,以上将既复,乃俯首听命,遂连署降表。”
典故出处
《旧五代史·杜重威传》第一百零九回:“召诸将会,告以降敌之间。诸将愕然,以上将既复,乃俯首听命,遂连署降表。”
近义词
俯首帖耳、低眉折腰、唯唯连声
反义词
桀骜不驯
英文翻译
eat/feed out of somebody's hand <to believe or obey somebody without ques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成语举例:惟教育总长,改任了汤化龙,交通总长,改任了梁敦彦。大家俯首听命,毫无异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俯,不能写作“附”。
详细解释
- 俯首意为低头,听命意为服从指挥。成语“俯首听命”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完全屈服于上级或权势者,毫无反抗之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权力的绝对服从,或形容某个团体或国家对强大势力的完全顺从。
故事起源
- 相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根据传说,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曾经派遣使者前往魏国,向魏王提出了一个耻辱的要求。魏王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拒绝了齐国的要求。然而,齐宣王不甘心失败,于是派遣了第二个使者前往魏国,并下令使者必须俯首听命于魏王的任何要求。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绝对服从的成语“俯首听命”。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对领导俯首听命,从不敢有半点违抗之意。2. 在这个组织中,大家都俯首听命,不敢有丝毫怠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低头听命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低头听命的样子,以及他完全服从的态度。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关系,以及现代社会中权威和服从的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求我们俯首听命,不许说话。2. 初中生:在军训期间,我们必须俯首听命,服从教官的指挥。3. 高中生:在学校里,学生应该俯首听命,尊重老师的教育。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必须俯首听命,接受导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