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武略
拼音wén jīng wǔ lüè
含义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出处《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典故出处
《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近义词
文经武纬
英文翻译
with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bili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成语举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二子都有文经武略之才,博古通今之学。”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文经武略是由"文经"和"武略"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文经"指的是文学经典,代表着文化修养和学识广博;"武略"指的是军事策略,代表着军事才能和智谋。文经武略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学才华,又有军事智谋,全面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既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有所建树,又能在军事战略方面取得成就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文经武略"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故事中,晋国有一位名叫赵胜的年轻人,他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军事家。赵胜以才华出众、智谋过人而闻名于世,因此被赞美为具备文经武略的典范。
成语结构
- 文经武略是由两个意义相关但独立的词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还在军事战略上有着出色的表现,真是具备文经武略。2. 这位将军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还通晓文化艺术,可谓是文经武略的化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文经和武略分别与文学和军事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将文经武略与赵胜的故事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和军事战略,了解更多与文经武略相关的人物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仅会写好作文,还能在体育比赛中发挥出色,真是具备文经武略。2. 初中生:这位同学既是学校的文学社团成员,又是学校的军事训练队队长,可谓是具备文经武略。3. 高中生:他在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同时也是学校的军事理论研究小组成员,他的文经武略让人佩服。4. 大学生:他不仅在学术界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军事演习和战略研究,他的文经武略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