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行数墨
拼音xún háng shǔ mò
含义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典故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近义词
字斟句酌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成语举例:读书初时,尽且寻行数墨,久之,自有见处。(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 朱子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寻行数墨是指通过寻找行迹和计算墨迹来推测或了解人的行为、意图或本意。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分析人的行为或推测人的意图,尤其在犯罪调查、心理学研究或人际关系中常被使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讲述了淮阴侯曹襄在与刘邦对话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刘邦的行迹和墨迹,推测出他的真实意图。从而帮助曹襄避开了一个陷阱。
成语结构
- 寻行数墨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寻行”表示寻找行迹,“数墨”表示计算墨迹。
例句
- 1. 老师通过寻行数墨,推测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不足。2. 调查人员通过寻行数墨,发现了嫌疑犯的藏匿地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寻行数墨”拆分为“寻行”和“数墨”两个部分来记忆。寻行可以联想为寻找行迹,数墨可以联想为计算墨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推理和分析相关的成语,如“推敲细节”、“推波助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寻行数墨,猜到了小明的生日礼物是一本漫画书。2. 初中生:老师通过寻行数墨,发现了同学们的考试作弊行为。3. 高中生:他通过寻行数墨,推测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并成功地避免了陷阱。4. 大学生:心理学家通过寻行数墨,分析了被试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