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章摘句
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含义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近义词
寻行数墨、寻枝摘叶
反义词
精挑细选
英文翻译
seek remarkable passages and cull model sentenc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举例: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园》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摘,不能读作“zāi”。
成语辨形:章,不能写作“张”。
详细解释
- 寻章摘句是指从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寻找精华部分,摘录引用。这个成语强调了提取重要信息和抓住关键点的技巧,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
使用场景
- 寻章摘句常用于写作、演讲、复习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寻找文章的关键句子或重要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表达能力。
故事起源
- 寻章摘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庄子遇到一个人,他问这个人是否知道“寻章摘句”,并告诉他这是一种能够领悟道理的方法。这个故事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寻章摘句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寻章摘句由“寻章”和“摘句”两个部分组成。寻章表示寻找文章的重要部分,摘句表示摘录引用关键句子。
例句
- 1.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寻章摘句,突出文章的重点。2. 学习时要善于寻章摘句,提取出关键信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寻章摘句”与寻找宝藏或摘取花朵的动作联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另外,多读、多写、多运用这个成语,也能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除了寻章摘句这个成语,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阅读和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阅读课上学到了寻章摘句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在写作时要注重寻章摘句,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先寻章摘句,整理出重要知识点,然后集中复习。4. 大学生:在研究论文中,我经常使用寻章摘句的方法,以支持我的观点。5. 成人:在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寻找重要信息,寻章摘句是个很有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