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披缁削发在词典中的解释
xuē

披缁削发

拼音pī zī xuē fà

含义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典故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近义词

  • 剪发披缁、祝发披缁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成语举例: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操凛冰霜,披缁削发。”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出家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出家

详细解释

  • 披缁削发是佛教中出家人的仪式,表示放弃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净化。披缁指的是穿上黑色的袈裟,削发则是指剃去头发。披缁削发象征着修行者抛弃尘世的欲望和个人的自我,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智慧。

使用场景

  • 披缁削发一般用于形容人放弃世俗的享乐和个人的私欲,追求高尚的理想和境界。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故事起源

  • 披缁削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传说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是一位王子,后来他抛弃了王位和奢华的生活,剃发出家,开始了他的修行之旅。这个故事启发了无数人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也成为了披缁削发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披缁削发”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披”和“削”是动词,表示动作;“缁”和“发”是名词,表示具体的事物。

例句

  • 1. 他披缁削发,成为一名出家人,专心修行。2. 她披缁削发,放弃了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披着黑色的袈裟,剃去头发,表示放弃世俗的欲望和个人的私欲。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和出家人的知识,深入了解披缁削发的背后的含义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听了老师讲述了佛教故事,知道了披缁削发的意义。2. 初中生:他们在历史课上学习了佛教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披缁削发的仪式。3. 高中生:他们在文学课上学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并用披缁削发来形容主人公的内心转变。4. 大学生:他们在哲学课上研究了佛教的思想,深入探讨了披缁削发的哲学意义。

拆字解意

披缁削发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