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裾王门
拼音yè jū wáng mén
含义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出处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典故出处
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成语举例: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请。(唐 李白《行路难》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曳裾,指长衣拖地;王门,指王宫的门。成语“曳裾王门”形容一个人的衣袂拖在地上,进入王宫门庭,意味着这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庄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庄重。可用于形容有修养的人进入高级场所或受到重要人物的接见。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相传唐朝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以才华横溢、诗词优美而闻名。有一天,李白穿着一袭长袍,衣袖拖在地上,进入了唐王的宫殿。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位文艺大师的到来感到非常惊讶,纷纷议论他的举止不雅。然而,唐王却对李白表示赞赏,并说:“李白的才华和品德就像他的长袍一样,拖在地上,无法掩盖。”从此,人们用“曳裾王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庄重。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举止庄重,真是一个曳裾王门的人。2. 她的品德高尚,进入大学后成为了曳裾王门的学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曳裾王门”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庄重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长袍,衣袖拖在地上,进入王宫门庭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举止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风度翩翩”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庄重,就像一个曳裾王门的小王子。2. 初中生:她的品德高尚,每次演讲都像一个曳裾王门的大人物。3. 高中生:他的举止庄重,进入大学后成为了曳裾王门的学生领袖。4. 大学生:作为一名曳裾王门的学生,他时刻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举止。5. 成年人:她的品德高尚,进入职场后成为了曳裾王门的职业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