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弹冠
拼音zhuó yīng tán guān
含义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比喻准备出仕。
出处【出处】: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词语
濯缨弹冠
拼音
zhuó yīng tán guān
解释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比喻准备出仕。
出处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详细解释
- 濯缨弹冠是一个形容词语,意为整理装束,准备出征或参加重要场合。濯缨指的是擦净盔甲上的羽毛,弹冠指把冠盔弹得整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军人为了出征或参加重要场合,整理装束的场景。
使用场景
- 濯缨弹冠常用于描述军人整理装束,准备出征或参加重要场合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为了参加重要活动或场合,精心打扮,准备充分。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段记载:“晋文公征戎,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有义无濯缨弹冠者乎?’孔子对曰:‘有。’‘何谓也?’孔子曰:‘濯缨者,擦其发也;弹冠者,正其冠也。’”这段对话中,孔子回答了子贡的问题,表示君子也会整理装束,准备出征或参加重要场合。
成语结构
- 濯缨弹冠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形象地描述了整理装束的过程。
例句
- 1. 他今天要参加面试,特意濯缨弹冠,穿上了一套正式的西装。2. 在出征前,士兵们都会濯缨弹冠,整理装束,展现军人的风采。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语中的“濯缨”和“弹冠”两个词,濯缨可以理解为擦净,弹冠可以理解为整理冠盔。通过形象联想,可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军事、仪仗等相关的成语,如“步履维艰”、“马革裹尸”等,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是校运会,同学们都濯缨弹冠,穿上了校服,准备参加比赛。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濯缨弹冠,认真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参加高考前,我要濯缨弹冠,努力备考,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