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含义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
典故出处
《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
近义词
心明眼亮
反义词
昏聩胡涂
英文翻译
have good ears and eyes <have a thorough grosp of the situa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成语举例: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聪,不能读作“chōnɡ”。
成语辨形:耳,不能写作“尔”。
详细解释
- 耳聪目明是形容一个人的感官非常敏锐,能够准确地听到和看到事物。耳聪表示听觉敏锐,能够听到微细的声音;目明表示视觉敏锐,能够看到细微的细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感官能力非常出色。
使用场景
- 耳聪目明常常用于形容人对待工作、学习或者观察事物非常细致入微。也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具有出色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故事起源
- 耳聪目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耳聪目明,心诚而已矣”。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是它的意义一直被人们所赞美和推崇。
成语结构
- 耳聪目明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耳聪”和“目明”分别表示耳朵聪明和眼睛明亮的意思。
例句
- 1. 他耳聪目明,一听到声音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2. 这个画家的眼睛真是耳聪目明,能够捕捉到细微的色彩变化。3. 她耳聪目明,一眼就能看出这幅画的技艺高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耳朵和眼睛都非常大,表示他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耳聪目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感官敏锐相关的成语,如“目光如炬”、“耳濡目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爸爸耳聪目明,能够听到我很小声的呼唤。初中生:老师耳聪目明,一眼就能看出我们谁没有完成作业。高中生:他耳聪目明,能够听到老师讲课时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