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屁滚尿流在词典中的解释
gǔnniàoliú

屁滚尿流

拼音pì gǔn niào liú

含义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典故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近义词

  • 不寒而栗、一败涂地

反义词

  • 从容不迫、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英文翻译

  •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
    成语举例:在朱德委员长的指挥下,我军直捣敌人老营,直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屁滚尿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尿,不能读作“suī”。
    成语辨形:滚,不能写作“磙”。
    成语谜面:上厕所

详细解释

  • 屁滚尿流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害怕或惊恐时的表情和动作。屁滚指的是人因为害怕而退缩、躲避的动作,滚动着逃离现场;尿流则表示人因为惊恐而失禁,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来。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害怕时的状况。

使用场景

  • 屁滚尿流通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恐怖、惊吓、威胁等情况时的极度害怕和惊恐的表情和反应。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遭遇恶劣环境、面对危险局面、遭受惊吓等情况下的反应。

故事起源

  • 关于屁滚尿流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形容了人在极度害怕时的状况,因此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屁滚尿流的成语结构为“屁滚+尿流”,其中的“屁滚”和“尿流”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动作和反应。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可怕的声音后,吓得屁滚尿流。2. 面对突然出现的巨大蛇,他吓得屁滚尿流,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屁滚尿流”这个形象词语与一个真实的场景联系起来,如想象自己在面对一只巨大的恐龙时的反应,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人害怕或惊恐的成语,如“惊慌失措”、“惊弓之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虎出现在眼前,他吓得屁滚尿流,连忘记了逃跑。2. 初中生:听到恐怖的故事后,她吓得屁滚尿流,都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了。3. 高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他吓得屁滚尿流,整晚都睡不着觉。

拆字解意

屁滚尿流成语造句

  • 屁滚尿流造句(精选31条)

    1、敌人被打得屁滚尿流,鬼哭狼嚎。2、我在看4D恐怖电影时,场景十分惊心动魄,仿佛真的一样,我吓得屁滚尿流。3、托马斯屁滚尿流地逃走了,但我却志满意得,我命令那玩意帮我通过下周的考试。4、在叶亦凡那晚上和贺韦强武动的时候,那个插班生也是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