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滑舌
拼音yóu zhuǐ huá shé
含义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
近义词
虚头滑脑、油腔滑调
反义词
一本正经
英文翻译
with a glib tongu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成语举例:这个人油嘴滑舌的,很使人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滑,不能读作“ɡǔ”。
成语辨形:滑,不能写作“划”。
成语辨析:见“油腔滑调”。
成语谜面:嘴巴上挂油瓶
歇后语:嘴巴上挂油瓶;夜耗子上灯台
详细解释
- 油指油滑,嘴指口才,滑舌指能言善辩。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说话巧妙、能言善辩,善于用巧妙的言辞来影响和说服别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口才出众,善于辩论和说服别人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说话虚伪、花言巧语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陈寿的人。陈寿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口才极为出众,能够驾驭文字和言辞,因此人们称他为“油嘴滑舌”。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口才流利、善于辩论和说服别人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油”、“嘴”和“滑舌”。
例句
- 1. 他的油嘴滑舌使得他能够说服别人接受他的观点。2. 那个政治家的油嘴滑舌让人们对他产生了怀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油嘴滑舌”与“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等类似的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口才和辩论相关的成语,如“舌灿莲花”、“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油嘴滑舌让老师相信了他的借口。2. 初中生:那个同学的油嘴滑舌使得他能够说服大家支持他的提议。3. 高中生:她的油嘴滑舌让她在辩论赛中获得了冠军。4. 大学生:政治家们常常利用油嘴滑舌来说服选民支持他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