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含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典故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近义词
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反义词
因福得祸
英文翻译
A loss sometimes spells a gai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成语举例: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āi”或“sè”。
成语辨形:塞,不能写作“赛”。
成语谜面:关公走单骑
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详细解释
- 塞翁失马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塞翁的老人身上。有一天,他的马不慎逃跑了,邻居们都为他感到惋惜。然而几天后,这匹马带回了一群野马,使得塞翁的家庭变得富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好坏事情并不总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一个坏事可能会带来好的结果,一个好事也可能会带来坏的结果。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塞翁失马常用来安慰别人或自我安慰,表达对未知变化的乐观态度,提醒人们不要过分乐观或悲观对待事情的发展。
故事起源
- 塞翁失马的故事最早出自《庄子·外物》。这个故事通过塞翁的遭遇,告诉人们要对命运的变化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
成语结构
- 塞翁失马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塞翁”和“失马”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 他虽然失去了这份工作,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塞翁的遭遇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塞翁的马逃跑了,他可能感到很沮丧,但几天后,马带回了一群野马,他的心情一定变得很愉快。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研究《庄子·外物》这个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塞翁失马的哲学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我没能参加比赛,但是我有更多时间和朋友一起玩耍。2. 初中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我没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但这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3. 高中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我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我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