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终
拼音yǒu shǐ yǒu zhōng
含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典故出处
《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近义词
有头有尾、有始有卒
反义词
有始无终、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英文翻译
carry something through to the e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成语举例:毛泽东《矛盾论》:“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终,不能读作“zōnɡ”。
成语辨形:终,不能写作“中”。
成语辨析:有始有终和“有头有尾”;都含有“做事能坚持始终”的意思。但有始有终偏重在坚持、始终如一;常作书面语;“有头有尾”偏重在到底;有个结束;常作口头语;是形象的比喻。并常用来形容文章、故事完整。
成语谜面:厕所挂铃
歇后语:厕所挂铃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游看不起子夏的门人,认为他们只会教最低等的学问。子夏叹息道:君子教人的道理应该有先后次序,好比草木必须一一分类清楚,不能随心所欲乱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说了开头就能知道末尾。
详细解释
- 有始有终是指一个人在开始做某件事情时,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并且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完成这件事情或达到目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毅力、有恒心,不轻易放弃,能够坚持到底的品质。也可以用来鼓励别人在做事情时要坚持不懈。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告子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经说过:“有始有终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能够有始有终的人,才能够达到成功。
成语结构
- 成语“有始有终”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有、始、有、终。
例句
- 1. 他从小就有始有终的品质,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 这个项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但只要我们有始有终,一定能够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把“有始有终”这个成语和坚持不懈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从开始跑步到最后坚持到终点的场景,来形象化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坚持不懈、毅力相关的成语,例如“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有始有终地完成作业,不拖延。2. 初中生:参加运动会的时候,我一定要有始有终地训练,争取拿到好成绩。3. 高中生:考试前一定要有始有终地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我要有始有终地完成毕业论文,争取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