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之臣
拼音yǒu gōng zhī chén
含义指有功劳的人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典故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有功劳的人
成语举例: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你我都是有功之臣,什么好不好说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有功劳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弹花匠上殿
详细解释
- 指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多用来称赞他人的功绩和贡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正式场合,用来赞美为国家或组织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公元前536年,晋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战后,晋国的大夫范宣子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范宣子自己并没有将功劳归于自己,而是说:“是臣之功。”这句话被后人引用,并演变为成语“有功之臣”。
成语结构
- 主语 + 有 + 形容词 + 的 + 名词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有功之臣,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这位科学家是国家的有功之臣,他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有功之臣”与“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联系起来,同时想象一个英雄为国家奋勇战斗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功之臣的故事,如范宣子的事迹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忠臣良将”、“功勋卓著”等,以扩大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范宣子是古代的有功之臣,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初中生:这位科学家是现代的有功之臣,他的发明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高中生:这位企业家是当代的有功之臣,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