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无还
拼音yǒu jiè wú huán
含义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出处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典故出处
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反义词
有借有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成语举例:〖示例〗他借东西向来是有借无还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借别人东西不归还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大虫借猪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曹操败弃荆州、南郡、襄阳三城,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周瑜回师后大怒,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刘琦死后,鲁肃去讨还荆州,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鲁肃无奈而返。
详细解释
- 指借贷的物品或钱财没有还给对方。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当守信用,不应该欠债不还。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借钱或者借物品后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守信用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农民向一个富商借了一些钱财。过了一段时间,农民仍然没有还钱。富商找到农民,要求他归还借来的钱财。农民却一脸无辜地说:“我有借,但是没有还。”富商非常生气,对农民说:“你有借无还,就是偷!”从此,人们用“有借无还”来形容欠债不还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 + 有借无还
例句
- 1. 他向我借了一本书,可是有借无还,真是让我生气。2. 这个人一直没有还我借给他的钱,真是有借无还,一点诚信都没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将“有借无还”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意义:有表示有借的行为,无表示没有还的行为。想象一个人借了东西却没有归还,然后将这个形象与成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于守信用的重视,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如“一诺千金”、“守信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借了我的玩具,可是有借无还,我生气了。2. 小学生:我借了同学的铅笔,可是有借无还,我忘记还给他了。3. 初中生:他欠了我一百块钱,到现在还没有还,真是有借无还,太不守信用了。4. 高中生:我借了他的书,但是他一直没有还给我,真是有借无还,让我非常生气。5. 大学生:我们公司借了一笔贷款,但是一直没有归还,现在已经拖欠了很久,真是有借无还,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