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拼音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含义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典故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近义词
匹夫怀璧
英文翻译
A common man's only crime is to carry a jad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成语举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分句、宾语;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古代有个虞国民夫得到一块宝玉,当时朝廷虞王想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民夫不想贡献上去,后来人家劝他,说有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不交上去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民夫觉得有理,后悔当初,就赶忙把璧玉献给虞王。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其中,“匹夫无罪”指平民百姓没有罪过,是清白无辜的;“怀璧其罪”指持有名贵璧玉反而成为罪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平民百姓没有罪过,但是却因为拥有珍贵之物而被怀疑有罪。现在用来形容冤枉的人受到不公正待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冤枉和不公正的待遇。可以用于讨论社会公平正义、法律问题以及对待冤案的态度等话题。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叫做孔融的人。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父亲孔秀曾经捡到一块名贵的璧玉,但是因为担心被人嫉妒和怀疑,他将璧玉藏在家里的柱子里。后来,孔融被人告发,被指控贪污受贿。孔融没有罪证,但是因为他家中藏有璧玉,被人怀疑是贪污所得,最终被处死。这个故事成为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分别是“匹夫无罪”和“怀璧其罪”。
例句
- 1. 他被怀疑盗窃,但是证据却完全没有,他真是个匹夫无罪,怀璧其罪。2. 这个案件中的被告被错误地指控为凶手,可以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平民百姓被人怀疑有罪,却因为拥有珍贵的璧玉而成为冤枉的受害者,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冤案和司法制度,了解如何防止冤假错案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说我偷了他的铅笔,可是我没有,我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2. 初中生:有些同学因为长得帅或者漂亮,被别人误会是花痴,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3. 高中生:很多时候,一些学生因为成绩好被人嫉妒,被人怀疑作弊,他们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