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造微入妙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owēimiào

造微入妙

拼音zào wēi rù miào

含义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可为造微入妙。”

典故出处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可为造微入妙。”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成语举例:运意琢句,造微入妙,极其形容之工,真可企微孤山。★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造微入妙意指通过微小的改变或调整,能够达到非常巧妙的效果。这个成语强调了微小的改变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非常巧妙和出乎意料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方法或策略的巧妙和高明之处。它可以用来形容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或处理复杂情况时,通过微小的调整或改变,达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事中,魏其武安侯曾经在战争中遇到了一个困境,他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命令士兵们将兔子的尾巴点燃,然后放逐兔子,将它们放到敌军的粮仓附近。兔子因为尾巴着火,逃跑时会引燃粮仓,从而破坏敌军的粮食供应。这个巧妙的方法最终帮助魏其武安侯取得了胜利。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造”、“微”和“入妙”。

例句

  • 1. 通过改进产品的细节,我们的销量翻倍了,真是造微入妙。2. 他在演讲中只做了微小的调整,却让观众们深受启发,真是造微入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造微入妙”与“小改变,大效果”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微言大义”、“微乎其微”等。2. 分析一些实例,思考如何通过微小的改变来达到巧妙的效果。3. 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造微入妙”的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文时,通过调整句子的顺序,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效果非常好,真是造微入妙。2. 初中生:我在学习数学时,通过微小的改变公式的顺序,解题的方法变得更加简洁,真是造微入妙。

3. 高中生

  • 我在学习英语时,通过微调发音和语调,让我的口语表达更加流利,真是造微入妙。4. 大学生:我在做研究时,通过微小的调整实验参数,获得了预想之外的结果,真是造微入妙。

拆字解意

造微入妙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