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枕戈以待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ěndài

枕戈以待

拼音zhěn gē yǐ dài

含义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出处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典故出处

  •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近义词

  • 枕戈达旦、枕戈待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成语举例:[仁皇]与李文贞光地谈《易》,每至子夜,诸待从多枕戈以待。★清·昭梿《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提防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枕戈以待出自《史记·平津侯列传》:“平津侯者,王子之属也。使大夫从之,曰:‘师之将,莫如子。’子曰:‘吾固知之。将军之将,亦莫如子。’大夫曰:‘将军之将,安在?’子曰:‘将军之将,枕戈待旦,士卒无怠,是将军之将也。’”意思是说平津侯说:“将帅中没有比你更好的了。”孔子回答:“我早就知道了。将军的将才,也没有比你更好的了。”大夫问:“将军的将才在哪里?”孔子说:“将军的将才是指枕戈以待,士兵没有懈怠,这才是将军的将才。”后来,枕戈以待的意思逐渐演变为准备战斗,随时待命。

使用场景

  • 枕戈以待多用于形容人们在紧张关键的时刻,时刻保持戒备并做好准备,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枕戈以待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列传》中的一段对话。

成语结构

  • 枕戈以待的结构是“动词 + 以 + 动词 + 宾语”。

例句

  • 1. 在战争即将爆发的边界地区,士兵们整夜枕戈以待,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2. 这个项目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枕戈以待,确保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枕戈以待”与“准备战斗,随时待命”进行关联,形象地想象自己躺在枕头上,手上却紧握着战斗用的武器,随时准备应对战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战斗、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出奇制胜”、“百战百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考试了,我要枕戈以待,早早睡觉,准备好笔和书。2. 初中生:班里要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我们要枕戈以待,全力以赴。3. 高中生:高考即将来临,我们要枕戈以待,努力备战,争取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枕戈以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