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肤及髓
拼音bō fū jí suǐ
含义比喻盘剥深重。
出处《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典故出处
《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近义词
剥床以肤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盘剥深重。
成语举例:民生困苦,谓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分外诛求,入名赔补;种种朘刻,剥肤及髓。★《天讨·豕韦之裔》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盘剥之深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剥肤及髓的字面意思是剥去皮肉和骨髓,表示彻底剥取事物的精华和核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经过深入分析或研究后,得出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结论或发现。
使用场景
- 剥肤及髓常用于正式场合或学术讨论中,用来形容深入研究或分析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个问题或情况的彻底理解和把握。
故事起源
- 剥肤及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形容项羽对刘邦的了解非常透彻,了解他的一切。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成语结构
- 剥肤及髓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动词“剥肤”和名词“及髓”组成。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剥肤及髓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2. 这本书剥肤及髓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剥肤及髓”这个成语想象成一个人彻底剥去了自己的皮肉和骨髓,只剩下了最核心的部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研究、分析相关的成语,如“深入骨髓”、“剖析细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剥肤及髓地研究了昆虫,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剥肤及髓地分析这本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性格。3. 高中生:为了准备科学竞赛,我剥肤及髓地研究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和结果。4. 大学生:我对这个经济模型进行了剥肤及髓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