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箪豆见色在词典中的解释
dāndòujiàn

箪豆见色

拼音dān dòu jiàn sè

含义比喻计较小利。

出处《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典故出处

  • 《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近义词

  • 芝麻绿豆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计较小利。
    成语举例:梁启超《论自由》:“是何异箪豆见色,而曰我通功利派之哲学,饮博无赖。”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箪豆见色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箪指的是一种用来盛放食物的竹制容器,豆指的是豆子。箪豆见色的意思是指人们只看到豆子的外貌和颜色,而未能认识到豆子的内在品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只看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本质和真相。

使用场景

  • 箪豆见色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特别是在评价一个人或事物时。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看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故事起源

  • 箪豆见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这本书中。书中讲到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买了一箪豆子,但他只看到豆子的外表,没有意识到豆子的内在品质。后来他煮豆子的时候才发现豆子煮烂了,吃不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外表,要认识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价值。

成语结构

  • 箪豆见色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词组成。箪和豆子都是具体的事物,见色表示只看外表。这个成语通过简洁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只看表面现象,忽视内在品质的行为。

例句

  • 1. 他对人的外貌非常看重,总是箪豆见色,忽略了人的内在品质。2. 这个公司只看到了他的学历,却箪豆见色,忽视了他的实际能力。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箪豆见色这个成语,可以将箪和豆子的形象联想起来。箪可以联想到盛放食物的容器,豆子可以联想到豆类食物。将这两个形象联系起来,再加上“见色”的含义,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延伸学习

  • 了解箪豆见色这个成语的意思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以貌取人”、“表里如一”等。这些成语都与人们对外貌的看重和对内在品质的忽视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不要箪豆见色,要用心去了解一个人。2. 初中生:我的同学常常箪豆见色,只看外表就判断一个人好不好。3. 高中生:我们班有些同学对新来的同学箪豆见色,没有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在招聘面试中,很多企业都不会箪豆见色,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拆字解意

箪豆见色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