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天漏网
拼音tuō tiān lòu wǎng
含义指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从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脱天漏网的事做的顶多,银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码,以及几千几万不等。”
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从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脱天漏网的事做的顶多,银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码,以及几千几万不等。”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脱天漏网形容犯罪分子狡猾狡猾,逃避法律制裁,不受到应有的惩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逃避应有的惩罚或责任。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窦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窦瑗严刑峻法,治理严厉,但有一次他的一个亲戚犯了罪,窦瑗却放过了他。有人质疑窦瑗的做法,窦瑗回答说:“脱天漏网者,未有不见也。”意思是说,犯罪分子逃脱法网的,没有一个是看不见的。从此,脱天漏网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由“脱天”和“漏网”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这名贪官竟然脱天漏网,让人感到十分气愤。2. 不管多么狡猾的犯罪分子,终究有一天会脱天漏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脱天漏网”与犯罪分子逃脱法网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可以通过绘画或联想来帮助记忆,例如画一个犯罪分子从天网中逃脱的场景,或者想象一个人穿过一个破洞的网,逃离了法网的追捕。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法律、犯罪相关的成语,如“铁证如山”、“罪魁祸首”等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库,并加深对社会法律制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竟然脱天漏网,警察一定要抓住他!2. 初中生:他们一直逃避责任,就像脱天漏网一样,不受任何惩罚。3. 高中生:犯罪分子经过多年的逃避,终于在国际合作下脱天漏网,被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