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胆战心寒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nzhànxīnhán

胆战心寒

拼音dǎn zhàn xīn hán

含义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典故出处

  • 《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近义词

  • 胆战心惊

反义词

  • 神色自若

英文翻译

  • be terror-stricke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成语举例: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胆战心寒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遭遇到极大的恐惧或惊吓,使人心中感到寒冷和恐惧。这种恐惧感通常由于某种令人恐怖的事情或情景引起。成语中的“胆战”指的是胆小的人遇到可怕的事情时胆战心惊;“心寒”则是指心中感到寒冷和寂寞。

使用场景

  • 胆战心寒通常用于形容遇到极为可怕或令人恐惧的情况,比如遭遇灾难、看到血腥场面、听到恐怖的声音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可怕的消息或事件所产生的强烈恐惧感。

故事起源

  • 胆战心寒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陈抟的学者,他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赶路时迷了路,无意中来到了一座庙宇。他走进庙宇后,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但却有一盏灯亮着。陈抟感到很奇怪,于是他鼓起勇气往前走去,却发现庙堂里面堆满了尸体,而且尸体上都有血迹。陈抟被这恐怖的景象吓得胆战心寒,他立刻逃离了庙宇,并将这个故事传扬开来,后来人们就用“胆战心寒”来形容非常害怕或惊恐的心情。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胆战表示胆小的人因为害怕而战栗,心寒表示内心感到寒冷和寂寞。

例句

  • 1. 当我看到那部恐怖电影的时候,我胆战心寒,不敢再看下去。2. 在那个黑暗的森林里迷路的时候,我感到胆战心寒,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被吓得胆战心惊,感到寒冷和恐惧的情景。也可以通过与故事起源相关的形象来记忆,比如想象自己在一个庙堂中,看到了堆满尸体的恐怖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胆战心寒相关的成语,如胆小如鼠、心惊肉跳等,来扩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那只大蜘蛛的时候,我胆战心寒,吓得不敢动弹。2. 初中生:听到老师说考试要取消了,我胆战心寒,担心自己的努力白费了。3. 高中生:在看到那辆失控的汽车冲向我时,我胆战心寒,不敢移动一步。4. 大学生:当我得知自己的论文被拒绝发表时,我胆战心寒,觉得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拆字解意

胆战心寒成语造句

  • 胆战心寒造句(精选13条)

    1、还是那令人胆战心寒的战争?还是当当神仙?欲想了解特种兵穿越的故事,来看看!2、的作响,简直令人胆战心寒,仍然不见任何人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到外面的声响时,我感到胆战心寒.4、曹操也被天地异象惊得胆战心寒,见手下士卒们东倒西歪,再无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