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左券
拼音kě cāo zuǒ quàn
含义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典故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近义词
胜利在望
英文翻译
have all the game in one's own hands <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成语举例:宋·陆游《剑南诗稿·禽言》:“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执左券。”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取胜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指可以拿左手的券据来表示可靠。左券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凭证,用左手拿着表示可信任。成语中的“可操左券”意味着可以拿左手的凭证来证明可信度,即可以被人信任。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强调某人或某事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和保证。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孟尝君和赵国的大臣廉颇在一次边境谈判中达成了协议。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他们用左手拿着凭证表示可靠,后来形成了成语“可操左券”。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承诺可操左券,绝对不会食言。2. 这份合同是由双方签署的,可操左券,保证双方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可操左券”与可靠的凭证或证明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拿着左手的凭证,表示他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使用方法和背后的故事,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故事讲解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可以用我的左手拿着作业本,可操左券,我会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老师,我可以用我的左手拿着我的笔记本,可操左券,我会认真听课。3. 高中生:我可以用我的左手拿着我的成绩单,可操左券,我会努力提高成绩。4. 大学生:我可以用我的左手拿着我的毕业证书,可操左券,我会找到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