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磨铅策蹇在词典中的解释
qiānjiǎn

磨铅策蹇

拼音mó qiān cè jiǎn

含义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出处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

典故出处

  •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尽力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磨铅,指磨铅笔,策,指写字笔。蹇,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磨铅策蹇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迟迟不决定或行动不果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拖延、犹豫不决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优柔寡断、不敢决策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根据成语中的“磨铅”和“策蹇”来看,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与古代文人书写有关。古代文人在写字之前,需要先磨铅笔、蘸墨水,然后才能开始写字。而磨铅策蹇正是形容一个人在写字之前犹豫不决、拖延时间。

成语结构

  • 磨铅策蹇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的含义分别是磨铅、策、蹇。

例句

  • 1. 他磨铅策蹇,无法做出一个决定。2. 这个项目一直在磨铅策蹇,进展缓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写字之前磨铅笔,但他磨了很久也不开始写字,一直犹豫不决,这样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这个成语的延伸内容可以包括其他与犹豫不决、拖延时间有关的成语,如“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时总是磨铅策蹇,导致时间不够用。2. 初中生:他磨铅策蹇,无法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3. 高中生:他在选大学专业时磨铅策蹇,一直犹豫不决。4. 大学生:他在找工作时磨铅策蹇,不敢决定应该去哪家公司。

拆字解意

磨铅策蹇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