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
拼音zhǔ dòu rán qí
含义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近义词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义词
情同手足、辅车相依、亲密无间
英文翻译
internecine figh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成语举例: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陈毅《过临洮》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萁,不能读作“jī”。
成语辨形:萁,不能写作“箕。”
成语谜面:最残忍的兄弟相残
成语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详细解释
- 煮豆燃萁,煮豆子时燃烧豆荚。这个成语比喻对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分忧虑或浪费心思。煮豆燃萁的含义是,豆子煮熟了,豆荚就会烧掉,因此烧豆荚是多余的,是对微不足道的事物做无谓的牵挂。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分忧虑,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一些琐碎的事情过分纠结,忧虑不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常见的场景包括工作中对小问题过分计较,生活中对琐碎事情过度担心等。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提醒人们不要把太多的心思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要学会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载,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官员,他曾经对煮豆燃萁的故事进行了解释。据说,李斯在秦国时,曾经看到一个人在煮豆子时,还把豆荚一起烧掉。他觉得这样做很愚蠢,于是引申出了“煮豆燃萁”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煮豆燃萁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其中,“煮豆”表示煮豆子,煮熟了;“燃萁”表示燃烧豆荚。
例句
- 1. 他总是对一些小事情过分忧虑,真是煮豆燃萁。2. 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情烦恼,那样只是煮豆燃萁而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煮豆子的时候,豆荚燃烧起来,发出“嘶嘶”的声音,这样就能够记住“煮豆燃萁”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此成语相关的成语,例如“杯弓蛇影”、“斤斤计较”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一点小事情也能烦恼得不得了,真是煮豆燃萁。2. 初中生:我觉得他对考试成绩太过于担心,有点煮豆燃萁的感觉。3. 高中生:我觉得对于一些琐碎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不要煮豆燃萁,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