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著作等身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ùzuòděngshēn

著作等身

拼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含义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典故出处

  • 《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近义词

  • 学富五车

反义词

  •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成语举例: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身,不能写作“生”。
    成语谜面:高产作家

成语故事

  • 宋朝时期,从小有神童之称的贾黄中15岁高中进士,他父亲对他要求很严,规定每天要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办法是将要读的文章篇幅展开,用它来量黄中的身高。身高多少就得读完多长的文章。黄中的记忆力相当惊人,居然读完就可背诵。

详细解释

  • 著作等身是指一个人的著作数量多且内容丰富,堪称一身之力。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学术或专业造诣非常深厚,且著作丰富。

故事起源

  • 著作等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当时,汉朝的文学家司马迁给自己的著作《史记》题写了一篇自序,其中写道:“虽有著作十二,著作等身。”意为虽然有十二种著作,但每一种都堪称一身之力。从此,著作等身成为了形容著作丰富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动词+ 宾语

例句

  • 1. 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且成果丰富。2. 这本书是一部著作等身的百科全书,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知识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著作等身”与一个人的身体进行类比,想象一个人的身体上到处都是著作,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学术研究、著作创作相关的成语,如“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著作等身的科学家。2. 初中生:他的诗歌作品非常优秀,可以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诗人。3. 高中生:这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丰富,可以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4. 大学生:他的论文发表了很多,可以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术研究者。

拆字解意

著作等身成语造句

  • 著作等身造句(精选50条)

    1、他虽身逢乱世,却秉承家学,矢志不改,不离典训,著作等身,以自己一生的心力为近代文学的研究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满头银发的德维尔宾著作等身,同时是诗人,他在五月十一日还说,下一步要做什麽,目前还没头绪。3、杨冰不但是一位天才型的数学家,...

  • 著作等身造句(精选45条)

    著作等身解释: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相似词:著作著作权以身作则作威作福昭著著称专著显著1,扎普是学术界的佼佼者,著作等身,自负而又粗鲁,喜欢讽刺挖苦,正是春风得意时,却因为婚姻破裂而不得不暂时逃避一下,不得已来到了让人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