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自厉
拼音fā fèn zì lì
含义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出处章炳麟《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复我种族。”
典故出处
章炳麟《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复我种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志向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发愤自厉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发愤”表示积极努力,发奋向前;“自厉”表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断自我提高。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心,努力奋发,不懈怠,以克服困难并提升自己的能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发扬斗志,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述而》一章。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何谓也?”孔子回答说:“君子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在备战考试的日子里,他发愤自厉,每天都努力学习。2. 面对困难,我们要发愤自厉,不轻言放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每个字拆解出来记忆。发愤自厉,发愤代表努力奋发,自厉代表严格要求自己。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义,再结合整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努力奋发、自我提高相关的成语,如“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等。这些成语都能够激励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发愤自厉,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中学。2. 初中生:考试不理想,我要发愤自厉,下次一定要取得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要发愤自厉,全力以赴,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毕业即将到来,我要发愤自厉,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