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南牙
拼音běi mén nán yá
含义北门:指羽林诸将;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
典故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
近义词
文武百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北门:指羽林诸将;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泛指文武重臣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文武百官
详细解释
- 北门指北方的大门,南牙指南方的城墙。成语“北门南牙”比喻方向、立场或行动完全相反,背道而驰。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两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或立场完全相反,互不相容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与自己的利益完全相反。
故事起源
- 北门南牙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七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21年。当时,鲁国的北门和南牙正好相对,而襄公派遣大夫子贡去北门,又派遣大夫子产去南牙,两人的任务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故事成为了“北门南牙”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完全北门南牙,无法达成一致。2. 我们的意见北门南牙,所以无法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站在北门,另一个人站在南牙,两人的行动完全相反,背道而驰。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方向相反、相对的成语,如东山再起、南辕北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的意见北门南牙,经常争吵。2. 初中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班上的回答完全北门南牙。3. 高中生:政治课上,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北门南牙,引发了热烈的讨论。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遇到了意见北门南牙的情况,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