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过能改
拼音zhī guò néng gǎi
含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典故出处
《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近义词
知过必改
反义词
死不悔改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成语举例:〖示例〗然一诗之感动于人,而冢宰亦知过能改,皆可以示后,故录之。 ★明 黄溥《闲中古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知:知道;过:错误;能:有能力;改:改正。知过能改表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犯错,并且有能力改正,表现出谦虚、勤奋和进取的品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及不断进步的态度。可以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要求。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于《论语·子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享受。后来,人们根据这句话的意义衍生出了“知过能改”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按照顺序依次排列。
例句
- 1. 他知过能改,从不抱怨自己的失败,而是积极寻找问题并改正。2. 这个团队的优点就是成员们都能够知过能改,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知过能改”与一个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人在犯错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可以在脑海中形象地描绘出这个情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来进一步了解“知过能改”的概念,并且尝试将这个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改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知道自己写错了字,但是我能改过来。2. 初中生:老师批评了我的作文,我知过能改,下次会改进。3. 高中生:我意识到自己学习方法不对,所以我决定改变学习策略。4. 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积极改进,提升自己的能力。